摘要: 隴草3號是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以不育系B2A為母本,蘇丹草恢復系89105-2選為父本雜交選育的青刈飼草高粱雜交種。2018-2019年甘肅省飼用高粱區域試驗,2 a 10點(次)平均鮮草產量98913.6kg/hm2,比對照增產10.9%。莖粗1.2cm,分蘗數1.7個,莖稈含糖錘度13.8%,生育期125d,株高295cm。抽穗期莖葉干物質含量20.1%,干重百分比中,粗蛋白占8.38%,粗灰分6.6%,木質素3.54%,中性洗滌纖維(NDF)61.4%,酸性洗滌纖維(ADF)37.2%,氫氰酸含量47.7mg/kg。抗絲黑穗病,高抗大斑病,抗高粱蚜。
摘要: 本文選取安徽碭山酥梨為研究材料,分別以安琪果酒酵母、安琪白酒酵母、帝伯仕降酸酵母為菌種,對梨汁的裝液量、pH值、加糖量等發酵條件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恒溫25℃,發酵天數16 d 的條件下,采用安琪白酒酵母,裝液量為40%,加糖量為20%,pH值為5時,制作的梨果酒透明度好,口感甘醇,具有獨特的梨香味。最終制成的梨果酒糖度為8.7 %、酒精度為12.8%。
摘要: 本文選取安徽碭山酥梨為研究材料,分別以安琪果酒酵母、安琪白酒酵母、帝伯仕降酸酵母為菌種,對梨汁的裝液量、pH值、加糖量等發酵條件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恒溫25℃,發酵天數16 d 的條件下,采用安琪白酒酵母,裝液量為40%,加糖量為20%,pH值為5時,制作的梨果酒透明度好,口感甘醇,具有獨特的梨香味。最終制成的梨果酒糖度為8.7 %、酒精度為12.8%。
摘要: 為明確胡麻品種對磷肥梯度的響應,完善胡麻平衡施肥技術,以輪選2號(V1)和定亞22號(V2)為供試品種,研究了不同磷肥水平下(P0:0 kg P2O5 hm-2,P1:45 kg P2O5 hm-2,P2:90 kg P2O5 hm-2和P3:135 kg P2O5 hm-2)各器官干物質積累、籽粒產量以及磷肥農學利用率的影響。結果表明:現蕾期,V1P3處理莖、葉和蕾的干物質積累量均較高,而V2P1處理其蕾干物質積累量較高,但其莖、葉干物質積累量較低。盛花期,V1品種下中磷處理、V2品種下高磷和低磷處理均具有顯著提高胡麻各器官干物質積累量的優勢。成熟期,V1P2處理有利于莖干物質量的積累,磷對胡麻成熟期葉片干物質積累量影響不顯著,高磷處理抑制了胡麻蒴果干物質的積累。高磷和中磷處理對兩個品種的莖干物質轉運量均具有促進作用,不施磷處理不利于莖干物質轉運。V2P1處理使胡麻莖稈磷含量在盛花期增加,而在成熟期降低,從而增加了莖稈的磷素轉運量,同時V2P1處理顯著提高了胡麻磷肥利用率,使其籽粒產量提高。綜合考慮干物質積累量、籽粒產量、磷肥農學利用率及環境污染等因素,當地胡麻種植品種應選V2品種,施磷量確定為45 kg.hm -2為宜。
摘要: 為了了解小孢子發育時期與旗葉距的相關性,幼穗的取材需要建立更為精細的形態學指標以獲得更多處于適宜時期的花藥和小孢子進行培養。選用 3 個青稞品種為試驗材料,采用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對青稞小孢子進行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小孢子發育情況,以分析青稞小孢子發育時期與旗葉距(旗葉與倒二葉的葉耳間距離)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當旗葉距為 0~3 cm 時,小孢子發育處于二分體時期;3~8 cm 時,大部分小孢子細胞處于四分體階段;8~13 cm 時,單核中期為主;13~18 cm時,花藥中存在各種發育時期的小孢子,但以單核靠邊期為主;當旗葉距>18 cm 時,小孢子開始大量成熟,直至發育為成熟花粉。3種青稞小孢子發育時期均與旗葉距有一定的相關性,旗葉距可作為青稞花藥和小孢子培養中幼穗取材的重要形態學指標。